四川巴中街头,一位老人捂着眼睛蜷缩在台阶上,鲜血浸透纸巾,身旁是散落的药房塑料袋和路人惊慌的目光——这一幕发生在5月18日下午的巴州区南坝普天名都小区附近。据目击者描述,一只狗从巷子窜出,扑向老人头部撕咬,随后逃之夭夭。民警赶到后确认“狗已被处理”,但这场悲剧留下的疑问远未消散:为何类似事件总在重演?
表面看,问题出在“狗链未拴”。但深挖之下,犬患实为人祸。有犬主以“狗自己跑了”推责;部分社区对禁养犬睁只眼闭只眼。更讽刺的是,法律早有规定——饲养人需承担无过错责任,但现实中赔偿难、追责难成常态。哈尔滨一名女子被德牧咬伤后,犬主拒不赔偿,最终靠警方介入才勉强解决。
每一次“狗已处理”的通报,看似解决问题,实则掩盖深层矛盾。若犬只身份无法追溯,责任便成糊涂账;若违法成本仅限“提醒拴绳”,规则便成空文。更值得警惕的是,犬患正演变为“城市病”的缩影。当老人因犬袭血染街头,该质问的不仅是养犬人,更是整个社会的规则意识——对生命的敬畏,不应止于口号。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发布者:深链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aaao.com/10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