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润股份(沪市代码:603985)近期的一系列公告揭示了公司第二大股东承立新因股权质押违约、司法拍卖及操纵股价行为而引发的权益变动风波。这一事件不仅对恒润股份的股权结构产生深远影响,也引发了市场对公司治理和未来发展的关注。
根据公告,承立新持有的1280万股恒润股份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因法院裁定被动减持,占公司总股本的2.9%。同时,其在红塔证券的质押融资合约因构成违约进入强制执行阶段,所持3533万股将由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分三次通过淘宝网司法拍卖平台公开拍卖。截至2025年4月26日,前两次合计2355.33万股的网络拍卖已结束,但最终成交仍需等待法院出具的拍卖成交裁定,并经历缴款、股份变更过户等程序。此外,承立新因涉及经济纠纷,另有666.32万股被浙江省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冻结。
作为恒润股份的第二大股东,承立新的持股比例从17%降至14.1%,其权益变动直接改变了公司的股权分布格局。值得注意的是,承立新曾长期担任恒润股份总经理和董事长,于2024年4月29日因个人原因辞去相关职务。然而,其任职期间的违规操作却成为监管层重点调查的对象。
2025年初,证监会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承立新与丁键、张亚洲合谋操纵恒润股份股价,被处以总计1.2亿元罚款,其中承立新需承担6157万元。三人还因“操纵+信息虚假披露”模式炒作“算力”热点,被采取3至8年的证券市场禁入措施。这一处罚不仅反映了监管部门对资本市场的严格监管态度,也为上市公司高管敲响了警钟——任何试图利用信息优势或资金优势操纵股价的行为都将付出沉重代价。
从业绩表现来看,恒润股份近年来经历了较大的波动。2023年至2024年,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498.55万元和-1.38亿元。然而,进入2025年后,公司业绩出现显著回暖,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08.27%至7.08亿元,归母净利润更是同比大增335.36%至2989.45万元。尽管如此,二级市场上恒润股份年内股价涨幅已达53.08%,显示出投资者对其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
此次事件的典型性在于,它集中体现了资本市场中个别股东因高杠杆运作和不合规行为导致的风险暴露问题。承立新的案例提醒我们,无论是对于上市公司还是普通投资者而言,稳健经营和合法合规都是确保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石。同时,恒润股份的业绩复苏也为市场提供了一个观察点:即使面临复杂的内部调整,优质企业仍可能凭借核心竞争力实现逆转。
综上所述,恒润股份当前正处于关键转型期,如何妥善处理股权变动带来的不确定性,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而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这起事件既是警示也是启示,提示他们在追求收益的同时,更应注重风险控制和价值投资理念的践行。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发布者:深链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aaao.com/10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