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鸣鸣很忙冲刺港股:20000店神话下的扩张隐忧与行业变局

访客 2025-11-11 20:41:18 13140 抢沙发
鸣鸣正在全力冲刺港股市场,其旗下店铺数量即将突破20000家,在扩张神话之下,也存在隐忧,行业变局下,鸣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其能否保持持续增长,应对行业变革,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摘要字数控制在100-200字以内。

2025年9月,湖南鸣鸣很忙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鸣鸣很忙”)高调宣布门店总数突破2万家,成为量贩零食行业首个达成这一规模的企业。

仅一个月后,这家以“两年万店”速度狂奔的企业,在招股书失效当日迅速更新材料递交港交所,冲刺“港股量贩零食第一股”的意图不言而喻。

然而,在门店数量飙升、GMV(商品交易总额)以86.9%增速增长的亮眼数据背后,加盟生态承压、品控漏洞显现、合规风险待解、现金流紧绷等问题正逐渐浮出水面。

这场以规模换时间的资本游戏,不仅考验着鸣鸣很忙的经营韧性,更折射出量贩零食行业从“扩张为王”向“效率制胜”转型期的集体困境。

万店版图:加盟模式的狂欢与代价

鸣鸣很忙的“万店神话”,几乎完全由加盟模式构筑。招股书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其16783家门店中,自营店仅24家,占比不足0.15%,8378家加盟商撑起了核心运营网络。这种轻资产扩张路径,曾为其带来爆发式增长——2022至2024年,公司营收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02.99%,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但高速扩张的代价正逐步显现。为抢占市场份额,鸣鸣很忙取消了此前的“距离保护”政策,导致同区域门店密度失控。南昌地区多位加盟商向媒体反映,700米范围内新增门店已成常态,直接造成老店客源分流、销售额下滑。

门店过度密集的直接后果,是加盟商回本周期大幅延长:从早期的1.5年拉长至3年,部分高竞争区域的加盟商甚至需依赖总部补贴,才能维持15%的毛利率,而这部分补贴又进一步侵蚀了企业利润空间。

闭店数据更直观地反映出加盟生态的压力。2022年至2024年,鸣鸣很忙关闭的加盟店数量从14家激增至273家,闭店率从0.7%升至1.9%;2025年上半年,又有128家加盟店关闭。尽管招股书中反复强调“与加盟商生态共赢”,但市场对其“重扩张轻管理”的质疑声始终未断。

区域分化的生存现状,更凸显出加盟模式的复杂性。山东一位加盟商坦言:“现在单店基本不挣钱,只能靠多开几家店,用规模化平摊成本才能盈利”;而湖南某县级市的加盟商却能实现月均营业额突破50万元,核心优势在于“选址在繁华商业街,且周边无直接竞品”。这种显著差异,既暴露了鸣鸣很忙区域布局失衡的问题,也暗示其对加盟商的赋能能力存在明显短板。

财务数据则揭示了更深层的矛盾。2024年,鸣鸣很忙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由正转负,降至-2.3亿元,与8.34亿元的净利润形成约10.6亿元的“剪刀差”。这一背离源于双重压力:一方面,为稳定加盟商信心,2024年公司新增补贴1.8亿元,较上年增长67%;另一方面,供应链前置投入加大,全年新增8个区域仓储中心,资本开支达3.2亿元,叠加加盟商货款回收周期从15天延长至22天,公司现金流承压显著。

品控短板:食品安全与信任危机

对于零售企业而言,食品安全是不可触碰的生命线。但在规模快速扩张中,鸣鸣很忙的品控管理逐渐暴露出短板。

截至2025年10月29日,黑猫投诉平台显示,“零食很忙”累计收到871条投诉,“赵一鸣零食”(2023年被鸣鸣很忙收购)投诉量更高达1622条,其中超六成涉及食品质量问题,包括“吃出异物”“发霉变质”“临期商品捆绑销售”等。

监管部门的处罚记录进一步佐证了品控漏洞。2024年8月,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两次通报不合格食品信息:汕尾市城区一家“赵一鸣零食”门店的奶油味瓜蒌籽大肠菌群超标,揭阳市榕城区另一家门店的酱花生检出违规添加剂。这些案例并非个例,而是折射出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上的系统性问题。

业内分析指出,品控问题与鸣鸣很忙激进的选品策略直接相关。为维持“平价”竞争力,公司每月迭代数百款SKU(最小库存单位),目前SKU总数已达3605个,且白牌产品占比高达60%,这些产品多来自第三方代工厂,质量把控难度显著高于知名品牌。

更值得警惕的是,2024年公司存货从6.32亿元激增至16.74亿元,增幅达165%,而食品保质期的限制使得库存积压极易转化为直接损失——某批次玫瑰鱼因添加剂超标被罚,正是库存管理失控的典型案例。

尽管招股书宣称已建立“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食品安全管理系统”,但实际执行效果存疑。部分门店还被曝出现“山寨零食”问题,外观酷似知名品牌的仿冒产品时有出现。这种为压缩成本而采取的“擦边球”策略,虽短期提升了价格竞争力,却长期透支着消费者对“平价正品”的核心信任。

社交平台上,负面舆情正持续发酵。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上,“赵一鸣零食临期商品捆绑销售”的相关笔记超200条,有消费者晒出“10元零食包中3件临近保质期”的图片;即便公司2024年推出“临期商品专区”(折扣50%),但终端执行仍存漏洞,2025年上半年相关投诉占比仍达18%。此外,“会员日折扣名不副实”“称重猫腻”等营销争议也不断涌现,尽管公司2024年营销费用达1.77亿元,2025年上半年增至1.21亿元,却未能有效扭转品牌信任下滑的趋势。

合规挑战:内控缺陷与资本争议

鸣鸣很忙的资本化进程,始终伴随着合规争议。2025年1月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其作出175万元行政处罚,认定其2023年收购赵一鸣零食87.76%股权的交易构成“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根据《反垄断法》,双方2022年营业额均已达到申报门槛,但交易前未依法进行事先申报。

尽管监管部门明确该并购“不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鸣鸣很忙也在声明中表示“诚恳接受处罚”“完善内控机制”,并提及已“建立并有效实施反垄断合规制度”,但这一事件仍暴露出其合规管理的薄弱环节。

更值得注意的是,招股书对该处罚仅以“环节疏漏”轻描淡写,未详细披露对经营及商誉的潜在影响,与港交所对风险披露的严格要求存在明显差距。

历史遗留的股权纠纷同样棘手。2023年,良品铺子全资子公司曾以4500万元获得赵一鸣零食3%股权,半年后以1.05亿元转让退出;不久后,赵一鸣零食便与鸣鸣很忙宣布合并,合并后新公司估值飙升至90亿元。

良品铺子认为,合并谈判在股权出让前已启动,却被刻意隐瞒,导致其基于不实信息作出决策,遂提起诉讼,相关负责人后续向媒体确认该案已胜诉。这一纠纷不仅牵扯出并购过程中的信息披露问题,也为鸣鸣很忙的股权稳定性蒙上阴影。

在IPO审核的核心领域,鸣鸣很忙还面临多重考验:其一,烟草零售业务涉及的外资准入合规性,需进一步说明;其二,1.2亿会员的数据安全管理,如何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其三,22.5亿元商誉(占总资产22.1%)的减值风险,该数值显著高于行业头部企业水平,且对应并购标的(赵一鸣零食)的业绩能否持续支撑估值,仍需详细论证。

行业变局:从“规模竞赛”到“效率比拼”

鸣鸣很忙的扩张故事,并非孤例,而是量贩零食行业发展的缩影。

2025年9月,其竞争对手万辰集团也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一场“港股量贩零食第一股”的角逐正式展开。

数据显示,目前鸣鸣很忙与万辰集团合计占据行业78.5%的门店份额,形成双寡头格局,区域小品牌的生存空间正被进一步压缩。

但资本市场的态度已出现微妙变化。2024年12月31日,曾出资3.5亿元入股鸣鸣很忙的盐津铺子控股,将持有的3.32%股权悉数转让,套现3.6亿元,距其投资仅一年时间。盐津铺子证券部虽称此举为“控股股东行为,不影响上市公司业务”,但行业普遍认为,这与量贩零食行业竞争加剧、盈利空间压缩的现状密切相关。

财务数据显示,鸣鸣很忙的“薄利模式”正面临挑战:2024年营收达393.44亿元,净利润8.34亿元,但净利率仅2.1%,毛利率7.6%,显著低于万辰集团10.76%的毛利率水平;从供应链效率看,万辰集团存货周转率达20.07次,也优于鸣鸣很忙。核心原因在于,鸣鸣很忙的极致低价策略(产品价格较商超低25%)需持续补贴加盟商,且自身不参与生产,原材料成本波动等风险难以控制。

更值得警惕的是,鸣鸣很忙的高增长高度依赖并购输血。2023年合并赵一鸣零食后,后者成为规模扩张的核心引擎:截至2025年6月,赵一鸣零食门店数达9189家,超过鸣鸣很忙主品牌的7594家,2024年贡献营收占比达55.3%。若剥离并购带来的增量,其内生增长动能已显不足。

为寻求新增长曲线,鸣鸣很忙已跨界布局硬折扣超市赛道,推出“赵一鸣省钱超市”,新增日化、冻品等品类。但这一转型面临万辰集团等同业的激烈竞争——后者已拥有超1.5万家门店,且早于鸣鸣很忙布局折扣业态。在供应链整合尚未完善的情况下跨界,可能进一步分散鸣鸣很忙的资源,加剧经营压力。

规模之外,何为可持续竞争力?

从2022年的1902家门店,到2025年9月的2万家,鸣鸣很忙用三年多时间实现了十倍扩张,门店覆盖全国28个省份、1327个县及所有线级城市。

一位江西早期加盟商的经历颇具代表性:2020年在县城开首店时,投资120万元已回本,春节期间单店日销可达2-3万元;但随着区域门店增至20余家,毛利已从20%降至18%。

这一案例恰是鸣鸣很忙当前处境的写照:用速度掩盖隐患,用规模换取时间。在量贩零食行业从“扩张为王”转向“效率制胜”的转型期,2万家门店构筑的规模优势,能否转化为可持续的竞争力,仍需时间检验。

对于鸣鸣很忙而言,若想在资本市场获得长期认可,仅靠门店数量的堆砌远远不够。未来,如何平衡扩张与管理、如何提升品控能力与品牌信任、如何优化现金流与盈利质量、如何在合规框架内完善治理结构,将是其必须解决的核心命题。而对于整个量贩零食行业,鸣鸣很忙的探索与试错,也将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参考——毕竟,真正的行业领导者,不仅要能“跑快”,更要能“跑稳”“跑远”。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gaaao.com/gaaao/9730.html发布于 2025-11-11 20:41:18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3140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