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千禾味业继续讲“0”的故事,还好使吗?

访客 2025-11-04 16:01:03 4172 抢沙发
千禾味业继续讲述其“零添加”、“零防腐”等理念的故事,该公司致力于提供健康、天然的食品,强调产品的纯净性和自然口感,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不断变化,千禾味业能否继续凭借其“0”的故事赢得消费者的心,尚待观察,该公司需要不断创新和适应市场变化,以确保其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摘要的关键词是千禾味业、“0”理念、健康食品和市场变化。

当预包装食品不允许再使用“零添加”“不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时,千禾味业无疑是受影响最大的品牌。

而为了保持住自己的市场地位,千禾味业不得不重新挖掘新的产品“卖点”。据多家媒体报道,在2025年三季度报告披露当天,千禾味业在眉山厂区举办产品焕新暨清洁标签产品0级认证发布会,宣布旗下“千禾0”系列酱油获得中国调味品行业首个清洁标签产品0级认证。

显然,或许是几经挖掘,实在没有找到媲美或比“零添加”更好的点子,所以,千禾味业准备继续讲“0”的故事。

没有“零添加”之后

虽然是酱油行业的“后来者”,千禾味业在2008年凭借“零添加”概念,成功将主营业务从焦糖色转变为了更下游的调味品,并且在2016年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成为四大酱油上市企业之一。

在2023年业绩巅峰时,千禾味业营收突破32亿元。当时,酱油行业的绝对霸主海天味业正遭遇“添加剂”遇舆论危机,而主打“零添加”的千禾味业,成为最大的“捡漏王”,年营收增幅高达31.62%,为其自上市以来最大增幅。

而在2023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千禾味业管理层曾透露:“公司零添加酱油的销售收入占酱油销售收入的50%以上,未来或将进一步提升。”

后来,各大调味品企业纷纷大举进军“零添加”赛道,千禾味业开始遭遇激烈的市场竞争,仅在次年(2024年)营收就少了近2个亿。

而直接将千禾味业推向舆论风口的,是媒体一则关于酱油产品被检测出有害金属的报道,千禾味业旗下某款产品在列。后来,千禾味业发表声明称,酱油产品检出的微量“镉”来源于原料,相关产品符合国标。但也坦言,因前期沟通不到位,让消费者产生了误会,深表歉意。将进一步推动生产可视化进程,让消费者生产看得见、吃得很放心。

显然,该事件还是击中了千禾味业的“七寸”,其打造的“零添加”品牌形象遭到质疑。

今年3月27日,国家卫健委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食品标签规范新条例》,明确禁止使用“零添加”、“0”等符号化表述误导消费者。这项规定给相关企业留出两年过渡期,从2027年3月16日开始执行。

在舆情与新规的双重夹击下,千禾味业的业绩开始进入下行通道。

据最新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千禾味业实现营业收入19.87亿元,同比下滑13.17%;净利润2.6亿元,同比下滑26.13%;扣非净利润2.57亿元,同比下滑25.93%;

其中第三季度,千禾味业实现营业收入6.69亿元,同比下滑4.29%;净利润8634.44万元,同比下滑14.55%;扣非净利润8546.34万元,同比下滑14.82%。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4年第二季度开始,千禾味业已经连续6个季度营收呈现同比下滑态势。对于业绩的下滑,千禾味业早在半年报时就表示业绩受到负面舆情影响。而从第三季度报告来看,千禾味业的各项经营指标跌幅有所放缓。

不过,从产品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千禾味业的酱油品类收入同比下滑了12.3%;食醋品类收入同比下滑了17.2%。而在今年7月举行的股东大会上,伍超群坦言,受舆情影响之后,对品牌肯定有伤害,对销量有影响,大概的恢复期在10至12个月之间。

届时,千禾味业最终能否恢复增长,还有待时间的观察。

“千禾0”拿下“0级认证”

对于“零添加”,新规之前千禾味业还是颇有执念的,自2015年其,千禾味业就注册了多个“千禾零”“千禾零加”“千禾0”“千禾0+”“千禾零零”“千禾零添加”“千禾零添佳”等诸多商标商标,当然有成功的,也有未通过的。

而新规的出台,无疑是结束了千禾味业关于“零添加”的更多幻想。

对此,千禾味业不得不早早应对。其在今年3月就表示会尽快按新规要求执行,逐渐替换老版包装。截至今年9月底,千禾味业旗下“千禾0”系列下的酱油产品已完成包装优化升级,最大的变化就是“千禾0”系列酱油将配料表标注在包装正面,而“0”字样依旧是最显著的包装特征。

而从“千禾0”系列,到“0”字样的包装,再到“0级认证”……依旧透露着千禾味业的“倔强”。据报道,清洁标签产品认证的标准源于欧盟,要求企业建立从原料甄选、生产制作到包装储运的全链条风险管控体系,0级是该认证体系中的最高等级。

换而言之,虽然“零添加”不让说了,千禾味业换了一个方式来体现自己产品的配料干净。

其实,不只是千禾味业,配料干净将成为整个食品行业共同追求的目标。在酱油领域,将于2026年12月实施的《GB/T18186-2025酱油质量通则》取消“配制酱油”类别,全面转向纯粮酿造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该标准还明确了酱油中添加的味精、食品添加剂不影响其质量等级,引导行业从追求指标向品质优先转变。

不过,目前酱油品类的等级划分主要还是以氨基酸态氮为主要划分标准,特级酱油产品100ml应含有氨基酸态氮≥0.8g。而酱油除了在酿造过程中产生氨基酸态氮之外,添加味精、白糖等成分也会提升其氨基酸态氮的含量。

而上述《通则》采用了更加先进的配套检测方法,因此对于整个酱油行业而言,也是一个加速清出落后产能的有利举措。

能否成为“新卖点”?

事实上,“0级认证”很难像“零添加”那样直击消费者心灵。毕竟,有条件的企业或产品,找有资质的机构做就行,而在调味品行业,具备拿下“0级认证”的企业或品牌并不少。

而面对未来发展,伍超群在上述活动上向媒体透露:“未来二至三年,千禾味业的核心将聚焦在四大品类——酱油、醋、料酒、蚝油,尤其是聚焦零添加细分赛道,比如配料干净的酱油、配料干净的醋等,其他的细分赛道暂时还不进去。”

但在今年前三季度,千禾味业来自酱油的收入占了销售收入的64.6%;食醋占到销售收入的12.19%,这两大品类合计占比接近80%。

不过,酱油、食醋、料酒、蚝油等品类均属于基础调味料,面对复合调味料的场景挤压,再叠加上各大品类本身就已经具备优势品牌,虽然千禾味业品牌力和渠道力都有,但要想“虎口夺食”,仍旧需要下一番苦功夫。

近年来,千禾味业一直在品类拓展层面加速布局。千禾味业曾线头推出过火锅调料、到菜谱式调料等复调产品,但现在,在淘系平台的千禾旗舰店,仅有“酱香烧汁”一款复调产品在售。

如此看来,相比新的卖点,千禾味业找打新的品类或许更加急切。毕竟,千禾味业在食醋品类的优势并不算明显。

而在渠道和终端层面,千禾味业主要以流通渠道为主,尤其是KA大型终端。但近两年,KA渠道的客流整体处于下滑态势,为了促进动销,不得不投入更高的成本,这也会摊薄千禾味业的利润空间。

面对占据调味品消费量60%的餐饮渠道,千禾味业短板更为明显。有自媒体报道称,2024年千禾味业来自餐饮渠道的收入占比仅有7%,而海天味业占比为35%。

因此,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有待提升和渗透的渠道架构,在失去“零添加”护城河之后,千禾味业又能讲出怎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gaaao.com/gaaao/8344.html发布于 2025-11-04 16:01:03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17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