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6元客房528元订上,酒店抢单成潮流到底该怎么看?
酒店抢单成潮流,客房价格出现波动,最新数据显示,某酒店原价596元的客房现在只需528元即可预订,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反映了市场竞争激烈和消费者需求的转变,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是一个好消息,但对于酒店行业来说,需要思考如何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并满足客户需求,如何看待这一现象,需要从市场、消费者和行业三个角度综合考虑。
最近几年,伴随着OTA平台越来越红火,出行订酒店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然而就在最近一种酒店抢单模式突然走红,甚至出现了596元的客房仅用528元就订上了,酒店抢单成潮流到底该怎么看?
一、酒店抢单新模式
据中新经纬的报道,“住酒店,价格您说了算!”最近,一个名为“惠选订房”的平台引发关注,该平台称其“滴滴模式”可“用户出价,酒店抢单”,能让用户订到价格更合适的房源。
据惠选订房微信服务号介绍,惠选订房是国内首家C2B“用户定价”模式的酒店预订平台。与传统订房平台不同,在惠选订房,用户拥有定价主动权,只需输入位置、期望星级、房型以及预期价格等关键信息,平台会通过大数据和AI智能系统,给出市场均价50%至80%左右的出价推荐,用户也能按心理价位自由修改,提交订单后,符合条件的酒店将自主决定是否抢单。
中新经纬在惠选订房App上看到,该平台首页分为“AI砍价”和“企会通”两大板块。“AI砍价”针对个人用户;“企会通”则针对企业用户,企业可通过该平台预订会场、酒店等。
中新经纬定位北京市北京站,尝试预订10月30日至31日的大床房,显示10公里内共有24家酒店,其中普通酒店、中档酒店、高档酒店各3家、16家、5家,并展示了各家酒店客房的市场价。
惠选订房App中档酒店页面显示,16家中档酒店的市场价格在357元-792元/间/晚之间,AI推荐的价格为548元/间/晚。中新经纬以548元的价格下单,再扣除20元优惠后,实际出价为528元。下单后,迅速有酒店接单,而接单酒店在惠选订房App显示的市场价为596元。
二、酒店抢单成潮流到底该怎么看?
近来,酒店行业的“抢单”模式逐渐走入大众视野,这种模式我们到底该怎么看呢?这种模式真的能够改变当前的酒店行业吗?
首先,抢单模式看似新颖,实则也是常见模式。从整个模式设计上来看,酒店抢单模式其实非常传统,甚至我们可以说是似曾相识的抢单模式。客房抢单的模式看上去新颖,实则并非特别的新生事物,在当前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这种基于实时供需匹配、通过竞价或限时抢购机制实现资源高效配置的商业模式,在网约车和外卖领域早已司空见惯。无论是滴滴出行的动态调价机制,还是美团外卖的“限时秒杀”与“拼单优惠”,其核心逻辑都是利用平台技术手段,将闲置运力或服务资源以更灵活的价格策略推向市场,从而提升整体利用率。如今,这一模式被引入酒店行业,本质上是共享经济与平台经济逻辑在住宿领域的进一步延伸。用户通过特定平台发起预订请求,多家酒店在限定时间内响应报价,消费者择优选择,形成一种反向拍卖机制。这种“你来报个价”的互动方式打破了传统OTA平台上固定标价、被动浏览的消费路径,赋予了消费者更强的议价主动权。
其次,苦乐不均的周期规律催生抢单模式。之所以这种抢单模式能够在酒店行业落地并引发关注,关键在于行业内部长期存在的“苦乐不均”现象,尤其是客房资源在时间维度上的严重错配,即显著的淡旺季波动。除非是位于热门旅游目的地、具备强大品牌号召力或独特文化体验的“网红酒店”,绝大多数普通连锁酒店乃至中高端商务酒店,都难以摆脱入住率周期性波动的困扰。在旅游淡季、工作日期间,大量客房处于空置状态,形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而酒店运营具有明显的固定成本刚性:无论房间是否出租,物业租金、员工薪酬、设备维护、品牌授权费等支出几乎不会减少。
因此,对于酒店管理者而言,每多一位客人入住,哪怕房价打折,也意味着边际收益的增加。在这种背景下,抢单模式恰好为酒店提供了一个“清库存”的柔性渠道。当传统渠道模式价格体系僵化、促销活动审批流程冗长时,抢单平台允许酒店在后台根据实时房态和预期入住率,快速决策是否参与低价竞争。这种“宁可低价卖,也不愿空着”的心理,正是抢单模式得以运行的底层动力。
第三,弹性定价目的是盘活闲置资源。酒店抢单模式的火爆,本质上是一种价格弹性的定价策略在发挥作用 。这种策略在机票市场上早已屡见不鲜。以航空公司为例,其机票价格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市场需求、出行时间、预订提前量等多种因素灵活调整。在旅游旺季、节假日或者热门航线,机票价格往往水涨船高;而在淡季或者冷门航线,航空公司为了吸引旅客,会推出各种折扣机票,甚至出现 “白菜价” 机票 。比如,在春节期间,从一线城市飞往热门旅游城市的机票价格常常全价销售,甚至一票难求;而在旅游淡季,一些航线的机票价格可能会低至一折、二折。
酒店行业同样如此,客房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时效性和不可储存性。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能将客房卖出去,无论价格高低,都能为酒店带来一定的利润。因为即使是以较低的价格出租客房,所获得的收入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覆盖部分固定成本,减少亏损。通过抢单模式,酒店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的客房空置情况,灵活地调整价格,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利润的最大化 。这种定价策略就像是为酒店行业找到了一种在市场波动中寻求平衡的方法,让酒店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都能尽可能地减少损失,提高收益。甚至于我们在住某些特别注重会员制的酒店比如说亚朵、全季这样的酒店的时候,就经常会碰到到了酒店前台之后,酒店工作人员会主动为顾客升房,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其核心目的就是盘活闲置资源,从而利用这种手段来提升用户体验,从而形成更强的用户黏性。
第四,抢单模式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从长期来看,酒店抢单模式确实蕴含着诸多积极价值 。对于酒店行业而言,这种模式为酒店提供了一种更加灵活高效的运营手段。通过动态调整价格来吸引更多客人,酒店能够显著提高客房入住率,减少资源闲置浪费,从而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对消费者来说,抢单模式赋予了他们更多的主动权和选择权,让他们能够以更优惠的价格预订到心仪的酒店客房 。特别是对于那些对价格较为敏感的消费者,这种模式无疑为他们节省了不少旅行成本。
然而,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该模式的内在局限。短期来看,零星订单可能导致服务响应延迟甚至无人应答的尴尬局面。毕竟不同于即时生产的餐饮外卖,酒店服务涉及复杂的前置准备流程。只有当参与主体达到临界规模,形成稳定的供需池时,系统才能真正发挥网络效应。这要求平台既要培育用户习惯,又要整合足够多的酒店加入联盟,方能突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增长困境。
可以说,酒店抢单热潮是平台经济渗透传统服务业的又一缩影,只是这样的模式能否长久,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gaaao.com/gaaao/8099.html发布于 2025-11-03 10:08:59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