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穷鬼”超市,快被香港人搬空了
香港人在内地开设的超市被大量抢购,引发关注,据报道,一些香港民众涌入内地超市购买商品,导致某些商品库存告急,甚至有“穷鬼超市”被搬空的趋势,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和关注,需要进一步观察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香港民众大量涌入内地超市购物,导致某些商品库存告急,引发关注,具体情况尚待进一步观察和分析。
“香港,你真是让我感到陌生。”
最近,不少香港人和游客纷纷发出这样的感叹。起因是去超市购物,没想到有生之年也能看到这样的物价:
10元3斤的西兰花、5元2斤的菜心苗,连内地都要10块一斤。而如今,纵观在香港,这样的穷鬼超市还不是少数。
来源:香港01
因为价格太有诱惑力,有超市不少货架直接被搬空。
今年,“穷鬼超市”四个字的含金量还在实打实的上升。
不仅硬控内地人。“20点后的穷鬼超市”上了微博热搜,不少人纷纷在网上分享自己的“战利品”,挑战“100块能在穷鬼超市买到什么好东西”。
谁能想到,如今这股风又刮到了香港。中环的奢侈品店里冷清无人,而深水埗的佳宝超市内却是人声鼎沸。
曾经,香港被视为购物天堂,但那是针对有钱人的天堂。如今,面对328亿港元零售业总销货价值连续10个月下跌的惨淡现实,这些“穷鬼”超市逆势增长,彻底成了香港消费的一股清流。
继“穷鬼套餐”后,消费降级的香港人,又捧火了“穷鬼超市”。
从大厂到小老板,集体击退“李嘉诚系”超市
曾经,很多内地人对香港旅游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贵!
一碗普通面条动辄卖到50港币,连一颗大白菜都仿佛开过光卖到20多块。连香港本地人自己都直呼“吃不起”。
这不是个别人的感受。2024年最新发布的《全球生活成本城市排名》中,香港再度蝉联全球生活成本最高城市的称号,更是加深了很多人的刻板印象。
但这个印象,很快就要不复存在了。因为在这背后,离不开各种内地同行大力搅局。
前有各种零售玩家打头阵成功试水。
内地平价超市好特卖去年下半年登陆香港,开业初期以2港元可乐成功吸引眼球,个位数价格标签贴满货架,一经开业就大受港人欢迎,现在已经开到15间分店。
还有钱大妈,在内地就以“便宜”著称,2018年进军香港市场,主打一个接地气:根据不同的时间段进行打折,而且越临近闭店时间,折扣力度就越大。
它还有一个原则:坚持每日菜品当日售罄,如此“人无我有”的画风,香港人哪能抵抗得住?
来源:香港01
珠海的“鲜一街食材超市”来到香港,更是教会当地老板什么叫会做平民生意。
这家售卖鲜肉、蔬菜及水果等食材的超市,因为主打低价甚至比街市还要便宜,一个月的时间,将香港一处空置了14年的地段,重新盘活了人气。
后有大厂的“钞能力”降维打击。
本来,香港也有一家成立于1991年的连锁超市佳宝,主打薄利多销,被誉为“穷鬼天堂”。没想到被大厂京东盯上,不仅砸巨资买下,还彻底给香港人送了一波大福利:在香港推出全场八折促销,一开就是三天,还为65岁或以上长者准备6万份月饼,消费任意金额就能换领。
“以前每周去百佳买日用品要花三百多港元,现在在佳宝两百块就能搞定。”
总之,内地所有曾经吸引港人的招数全部用上,至于对香港超市的影响,美联工商铺行政总裁曾坦言,当这些门市越开越多,香港大型连锁超市会受到冲击。
这种消费转变不仅体现在购物选择上,时间长了更是扭转了港人的定价心理。
从内地同行扩张到大厂搅局,香港的“穷鬼”阵容还在不断扩大。
搬空货架背后,全港掀起价格战
香港人的“搬空货架”场景,终于从内地复刻到本土。
曾经,网友专门整理香港市民北上深圳的游玩及购物路线:第一站山姆、第二站沃尔玛,总之离不开超市。
毕竟,价格差太大了。《香港01》的记者比较发现,同样的柠檬洗洁精,在香港平均售价高于20港元/支,但在山姆仅需14.5港元/支。更有港媒发现山姆商品比香港便宜50%以上是常有的事,于是,港人挤爆内地山姆自然成了常态。
然而,随着香港穷鬼超市的增多,不出香港的排队场面也开始出现。
京东收购佳宝后,港人疯狂搬空货架,被人称为“世界末日”;其他超市推出低价蔬菜当日,门店前排起百米长队。
内地“穷鬼超市”的冲击,可以说直接打破百佳、惠康垄断香港市场的格局,这两家分别隶属于李嘉诚家族与英资怡和集团的巨头,曾长期掌控香港零售市场的定价权。
面对冲击,当然,很多香港同行也彻底坐不住了。
一方面,是火速掀起价格战。
从今年开始,不少香港人惊奇地发现,很多超市里的菜,甚至比内地价格还便宜。一些香港人甚至惊呼“感觉自己穿越到了20年前”。
菜牌直接标明“同归于尽”。有老板甚至还会根据心情调整价格,比如"1元一条"的瓜类和"1元一斤"的青菜。如果恰巧碰到"老板失恋",全场蔬菜统统10元3斤。
来源:香港01
另一方面,是加速弥补曾经的短板。
比如香港本地电商平台HKTVmall做了几个过去不敢想的决定,包括取消订单自取门槛限制,让消费者能更便捷的取货,与此同时,还派发了总值不少于3000万港元的现金券,涵盖多个日常消费品类,主打一个谁都能用。
香港电商平台及超市更是严阵以待,惠康紧急与叮咚买菜合作,引入150个直采SKU,蔬菜最低只要5港元,百佳推出全场88折,高层亲自赴内地农场,就为了签下全年合约。
穷鬼超市在香港的社交平台也是火成流量密码。“香港减价优惠情报组”、“超市优惠关注组”等群组就有数十万成员,“穷鬼超市”帖子下更是动辄几百几千评论。
曾经,香港是逼格消费的代名词,如今,钱不好赚,大家都开始不装了。
毕竟,穷不丢人,假装不穷才丢人。
想挽回人气,只能摁头模仿
无论如何反击,对整个零售市场的冲击都是显而易见。
如今,香港超市明显分成两种格局:一种是中高端玩家,包括Citysuper、一田等凭着和牛、日本水果等特色货品维持优势。另一种则是以京东佳宝为主的平民超市。
无论哪种赛道,毫无疑问的是必须都要做极致,在越来越精明的消费者面前,超市的未来没有躺赚可言,只有不断的强化竞争力。
刀哥觉得,如何留住因平价而改变购物习惯的消费者,将是对所有超市玩家的一大挑战,香港超市如何挽回人气,两个行业新变化要记在小本上。
第一个大趋势是,内地同行不是眼中钉,而是最佳盟友。
内地零售企业的南下,带来的不仅是低价竞争,更有各种先进又独特的优势,最明显的就是供应链杀手锏。京东以40亿港元收购佳宝后,更是将这种模式发挥到极致。香港超市也可以与其合作,依托大湾区供港蔬菜基地与零关税政策,阳光玫瑰葡萄经冷链直送后,能比市场价低30%;七鲜洗衣液也比同类产品便宜四成。
不少超市更是专门建立了专供香港蔬菜基地,在政策保障下,通过专车冷链等高效运输方式优先供应香港,大幅降低了物流和保鲜成本,还保证了产品的新鲜品质。
此外,还有数字化服务,比如京东佳宝已实现线上下单配送,解决了老街坊购物不便的痛点。
有业内人士指出,过去,香港实体零售店背后往往并无庞大的网购业务支持,面对高昂的租金及人力成本,难以低价吸客,内地企业攻港,显然有望扭转这一困局。
第二个大趋势是,未来所有的超市,想活下来都要胖东来化。
其实,低价并不是长久的吸客之道,想要真正留住顾客,还是要将务实刻进基因——体验持续升级。
就像如今河南跑出不少爆火超市黑马,各有各的整活。有的把餐饮区移到收银线,顾客买完海鲜现场就能免费蒸煮,有的在超市里建公园,平时的人流量都堪比5A级景区,归结于一点还是:真心换真心。
香港超市想要翻红,服务提升显然箭在弦上。改变过去售货员的“冷脸服务”,不一定非要做到“顾客是家人”,但起码也要对顾客的需求细节多上心,让人逛完有再来一次的动力,而不是“来都来了”。
在这背后,表面上是与内地玩家竞争,其实是香港零售业格局的一场深层重塑,从卖场形象、商品质量到卖场服务等都需要深刻改变。
一切正如胖东来超市墙上贴着的标语所言,“最好的营销是真诚,最好的创新是品质。”
人心换人心,永远是颠扑不破的商业法则。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The End
点击「金错刀」阅读原文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gaaao.com/gaaao/8081.html发布于 2025-11-02 18:54:49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