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哥有没有二选一
关于东哥是否存在二选一的情况,目前无法确定,需要更多的信息和背景资料来做出准确的判断,无法给出100-200个字的摘要。
这几天频繁刷到一种类型的稿子,口径非常统一,内容高度雷同,都是说的所谓“京东二选一”的事情。
一般出现这种现象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这事确实是个热点,大家觉得这是个值得讨论的选题,关注度高有流量,所以一拥而上都来做。另一种是这个事有造热点的潜力,有造热点的价值,所以就有人来实施造热点的行为。
商战嘛,不只有朴实无华的一面,还有其他不那么单纯朴实的面。
最早大概四五天前,就刷到有账号发的文章,标题很直白,攻击性很强,直接带了京东二选一这个话题。
读者可能不太有感觉,但我们这种写稿的,看到这种选题,属于是王俊凯粉丝见到王扁——心里想绷都蚌埠住的。
特殊的时间节点,头部的电商平台,监管明令禁止的滥用市场地位,商家用户深恶痛绝的不正当竞争,新闻学三要素凑了四个,没有比这更好的选题了,必须要大干一场。
但等我裤子脱完,发现这事跟我想得完全不一样。就那种感觉,尼玛的,以为是P站,点开后是中国大学MOOC。
首先说下这个事的基本情况吧。
京东今年双11要求一些品牌商,在其他平台的商品价格,不能比京东平台更低。针对直播渠道,京东成立了巡查小组,严查各类暗券和变相低价,处罚措施包括罚款。总之就是要求品牌不能在其他平台放低价、让京东扛价,具体截图我放在下面了。
这几年电商竞争非常激烈,各家平台都有价格管控的动作。
这种价格管控本身是很常规的动作,任何平台都必然不希望用户在其他平台看到的商品价格比自己这边低。
不只是平台,包括一些头部主播,在跟品牌谈合作的时候也有这样的要求,会签署“底价协议”这类合同。
我们现在分析电商供给的时候喜欢说多快好省,但这个排序是有问题的,“省”这个要素的重要性其实压过了其他所有要素。
所以关键在于实际实施价格管控的时候,平台订立的规则和行为是否合理,有没有越界甚至违法。
从现在爆出的一些信息看,京东价格跟踪的范围主要限制在一些官方渠道的店铺。
因为只有这些店铺属于品牌鞭长能及的范畴,其他非官方渠道的货源品牌自己都管不到也控制不了。
这些官方渠道的价格通常起到了心理锚点的作用。
消费者衡量商品买得划不划算需要有个参考,官方渠道都是同样的正品保障,因此官方旗舰店的价格通常是比较合适的比较对象。
理论上,由于不同平台有不同的佣金比例和交易费用,并且出货量也不太一样,所以商家如果要追求某个特定的利润目标,那其实价格设置就是会不一样。
但对平台来说,他没那么善良,肯定不会替商家考虑这么多。
平台认为理想的情况是商家在这里设置的价格更低,不理想但可以接受的情况是品牌要一碗水端平,设置一个跨平台的统一底价。
当然,站在商家的立场,这意味着损失了一部分定价的自主权,甚至会觉得平台在搞霸道行径。
这个主观感受我可以理解,可以共情,也支持商家跟平台battle。
但生意毕竟不是在真空的理想环境做的,带着镣铐跳舞的事情,开实体店会遇到,开网店也会遇到,国内猫狗拼抖搞,国外亚马逊也搞,避不开、躲不掉、逃不了。
我不是反对大家批判平台机制,只要去小红书上搜一圈就会发现,任何平台都有大量负面曝光的帖子,我喜欢看也喜欢发。
因为挨商家的骂,挨用户的骂,挨服务商的骂,这些都是天经地义的,不骂平台不知道改,不曝光平台不知道痛。
挨骂是平台的天职,也是保证平台规矩做事的反馈纠错机制。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一堆人在这个话题下面搞团建,而且扣了个二选一的帽子。
京东这个事能跟二选一联系起来是有点莫名其妙的。
有些账号解释的逻辑是,“要么就是特价商品只许在我家上架,要么就是同款商品必须在我这儿价格最低”,这个就是二选一。
这TM不就是说,你在京东商家的商品价格不能比别的平台高吗?把这句话改写成“要么...要么...”的句式,就成了二选一了?
离了二选一不会说话,这是病,得治。
你随便大街上拉个人,问他电商平台二选一是怎么个事,会有两种可能。
要么他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要么他会说商家做了这个平台就不能做那个平台,就叫做二选一。
语言学里有个概念叫语义漂白,指的是一个词如果被过度使用,以至于有太多不同的含义,它就会变得毫无用处。
所以,尊重下大家的常识,也尊重下“二选一”这个罪名,好吧。
商家对平台机制不满意,口吐芬芳、公开抵制、下架产品很正常;媒体捕捉选题、跟踪报道,放大特定群体的声量也很正常;平台回应关切、调整机制,用“为用户争取低价”来辩护,也完全是常规操作。
这是建设性的讨论。
但乱扣帽子、引导舆论,借高尚的名义搞卑劣的团建,那就非但没有建设性,而且是有害的了。
最后还说两点。
第一,今天中国的电商行业是个竞争相当激烈的市场,激烈的程度超过了其他任何国家。
监管不允许二选一,也没有平台有能力把二选一纳入常备武器库。曾经有平台有过,但现在确定没有。
第二,商家在任何平台上开店客观上都处于弱势地位,平台的议价权总是大于商家,所以要提防平台对商家的“剥削”。
但如果要就不同平台对商家的友好程度做个排序,谁是最友好的我不知道,但京东肯定不是最差的。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gaaao.com/gaaao/7444.html发布于 2025-10-30 14:40:49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