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遇见小面:门店加速扩张,单店指标多数下滑

访客 2025-10-20 11:48:18 30469 抢沙发
遇见小面面临门店扩张与单店指标下滑的态势,虽然门店数量在加速扩张,但多数单店业绩出现下滑趋势,需要在扩张过程中注重单店质量,提升经营效率和服务水平,以应对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文丨李振兴

10月15日,川渝风味面馆头部品牌遇见小面更新的港股招股书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7.03亿元,同比增长33.77%;净利润4183.4万元,较去年同期激增95.77%,经调整净利润更是达到5217.5万元,同比增幅高达131.56%。

门店呈现持续扩张态势,带动了收入和净利润增长;但单店的客单价、单量、翻台率及日均销售额等重点指标,被增长的门店数量稀释。

特许门店渐成主力增量

截至10月8日,遇见小面全国门店数量已达451家,其中内地440家、香港11家,另有101家处于筹备中,年内突破500家门店几成定局。

从区域布局看,大湾区优势持续巩固——继广州之后,深圳门店数于10月9日突破100家,成为其第二个“百店城市”。更值得关注的是,去年新拓的香港市场表现爆发,2025年上半年商品交易总额达4227.2万元,同比增幅超10倍,贡献整体增长的21.3%。

近两年,遇见小面门店数量增速持续加快。招股书显示,2022年末门店数为170家,2023年末增至252家,2024年末进一步达360家,2025年上半年升至417家,到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已达451家。

三年多时间里,门店规模从2022年期初的133家扩张至451家,整体呈现加速增长的规模化趋势。

拓店节奏逐年加快。2022年新开业43家,2023年增至92家,2024年进一步达到120家,三年间新开业数量翻倍增长;2025年上半年新开业63家,2025年下半年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又新开业40家,全年新开业节奏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显示品牌扩张动能充足。

期内关闭门店数反映扩张的“试错成本”:2022年关闭6家,2023年关闭10家,2024年关闭12家,2025年上半年及下半年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各关闭6家。

对比同期新开业数量,关店数占比始终较低。2024年新开业120家、关闭12家,关店率仅10%;2025年上半年新开业63家、关闭6家,关店率约9.5%。关店率稳定且处于行业较低水平,说明品牌选址、运营策略具备较强稳健性,扩张过程中品控与生存能力较好。

在现有门店中,直营门店331家,占比79.4%,贡献近九成营收,是品牌核心利润载体;特许经营门店86家,占比20.6%,低于2024年底的22.5%,较2024年底的81家净增5家。

不过,未来遇见小面仍将加速开设门店,且以特许经营门店为主。招股书显示,遇见小面将分别于2026年、2027年及2028年开设约150家至180家、170家至200家及200家至230家直营及特许经营新餐厅。

遇见小面的门店发展呈现“规模持续扩大、拓店动能强劲、关店风险可控”的特点,为品牌营收增长、市场渗透提供了坚实的线下网络基础。

招股书披露的三年业绩曲线显示,遇见小面已完成从亏损到盈利的质变。2022年净亏损3597万元,2023年实现净利润4591万元,2024年进一步增至6070万元,2025年上半年盈利已达2024年全年的68.9%。

但遇见小面“薄利”特性仍未根本改变。以2024年数据计算,遇见小面4209万订单对应净利润6070万元,单均利润仅1.4元;净利率虽从2023年的5.7%微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5.9%,仍低于中式快餐8%的行业平均水平。

对此,遇见小面财务总监在招股书中解释:“主动将客单价从36元降至32元以换取客流,短期压制利润率但保障了长期规模优势。”

多个单店指标下滑

主动降价导致单店一系列指标下滑。

招股书显示,遇见小面客单价连续四年下滑、持续承压,成为单店营收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客单价直接影响单店营收天花板。其中,直营餐厅客单价2022年为36.2元,2023年降至34.2元,同比下滑5.5%,2024年进一步降至32.1元,同比下滑6.1%,2025年上半年为31.8元,较2024年全年下滑约0.93%。

特许经营餐厅客单价更低,2022年为36元,2023年降至33.5元,同比下滑7%,2024年降至31.8元,同比下滑5.1%,2025年上半年为30.9元,较2024年全年下滑2.8%。

遇见小面直营餐厅整体翻座率2022年为3.1次/天,2023年提升至3.9次/天,同比增加25.8%,2024年微降至3.8次/天,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3.4次/天,同比2024年上半年下滑10.3%,较2023年翻座率峰值下滑12.8%。

特许经营餐厅整体翻座率2022年为3次/天,2023年提升至3.6次/天,同比增加20%,2024年维持3.6次/天,2025年上半年回落至3.1次/天,同比2024年上半年下滑12.5%,回到2022年水平。2023年翻座率峰值后,该指标随门店规模扩大逐步回落,反映快速扩张对运营效率的稀释。

翻座率下滑带动单店单量下滑。直营餐厅整体单店日均单量2022年329单,2023年409单,增幅24.3%,归因于复苏与运营提效,2024年389单,同比下滑4.9%。2025年上半年371单,同比2024年上半年下滑4.7%,保持缓降但仍处高位。

特许经营餐厅单店日均单量2022年324单,2023年405单,增幅25.0%,归因于扩张与模式跑通。2024年390单,同比下滑3.7%,回落幅度小于直营。2025年上半年371单,同比2024年上半年下滑4.9%,与直营数值趋同,体现管控能力提升。

客单价、单量、翻座率同步下滑,导致单店日均销售额先升后降,扩张稀释效应明显。其中,直营餐厅单店日均销售额2022年11881元,2023年13997元,同比增加17.8%。2024年为12410元,同比下滑11.3%,2025年上半年11805元,同比2024年上半年下滑7%,较2023年峰值下滑15.7%;

特许经营餐厅单店日均销售额2022年11672元,2023年13554元,同比增加16.1%,2024年为12376元,同比下滑8.7%,2025年上半年11493元,同比2024年上半年下滑6.1%,较2023年峰值下滑15.2%。

直营与特许的变化趋势高度一致,反映整体单店营收能力在2023年短暂提升后,持续受扩张与策略调整影响。

招股书及公开报道多次提及,遇见小面为“吸引更多顾客、提升整体销售额”,主动降低菜品价格、优化性价比。这种“薄利多销”策略确实带动订单量爆发,2022至2024年订单数从1416万单增至4209万单,翻近3倍,但客单价持续下滑直接导致单店日均销售额增长动力不足,甚至出现回落。

此外,门店快速扩张进一步稀释单店效率,下沉市场占比提升,二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尤其是特许门店快速增加,但下沉市场消费能力、客流密度低于一线及新一线城市。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二线及以下城市直营门店翻座率仅2.6次/天,远低于一线城市的3.4次/天。特许门店在二线及以下城市的单店日均销售额也低于一线市场。

特许门店角色转变,从补充角色转为扩张主力,但部分特许加盟商运营能力与直营体系存在差距,且特许门店品控、服务标准化程度易受影响,间接拉低整体单店效率,比如2025年上半年特许门店翻座率3.1次/天,低于直营的3.4次/天。

同时,行业竞争加剧、赛道拥挤倒逼“低价策略”,进一步压缩盈利空间。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4年遇见小面以13.48亿元GMV位居川渝风味面馆首位,但行业集中度仍极低,CR5不足5%。此次特许经营战略升级,被业内视为中式快餐规模化的重要探索。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gaaao.com/gaaao/6698.html发布于 2025-10-20 11:48:18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0469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