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项立刚的“诺贝尔奖帮助不了科技发展”
驳项立刚观点:“诺贝尔奖对科技发展作用有限”,项立刚认为诺贝尔奖并不能直接推动科技发展,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诺贝尔奖作为全球最具权威的科学奖项,对优秀科技成果的认可与表彰,无疑激发了科学家的创新精神,促进了科研投入和科技进步,科技发展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诺贝尔奖的激励作用不可忽视,项立刚的观点存在片面性。
项先生原话“科技发展是为了什么?科技发展就是为了提高社会效率,增强社会能力,降低社会成本。有新的技术,把以前做不到的事情做到,把成本很高的事情降低,让社会效率变得更高,让社会大众享受这样的成果。”我不知道要多无知才能说出这种话。请看上图,科学和技术不是一回事,不要混为一谈。
爱因斯坦1905年发现光电效应时,后来发现相对论尤其是E=MC2时,按照项总说法,这些发现在当时能够创造价值吗?能推动老百姓生活的更好吗?我再提醒大家一下,这是爱因斯坦1905年的工作。当时大家不知道这个能干什么,更谈不上提高社会效率,增强社会能力,降低社会成本。但这些发现怎么可能没有推动科技进步,没有这些基础科学发现,就不会有核能,不会有今天的光电子器件。
项总最大的问题是把无知当作自信,他提到的很多都是工程,不是科学。见上图。
科学是探路者,是回答人类好奇心,是没有功利性的,相当于盗火者和知识的创造者。没有科学,就没有苹果为什么落地,没有牛顿力学。没有牛顿力学,就不会有经典科学的诞生。没有经典科学的诞生,人类还是蒙昧时代,不会发现抗生素,不会有近代科学的诞生,寿命不会提高,工业革命也不会发生。
科研工作者相当于一个部落的探路者,先行者,他/她能发现那里有果实,那里有猎物,那里有矿产,不能说他发现了,但没有去采矿或者打猎,就不能获取荣誉,这不是倒因为果吗。
项先生一边享受着科技和科学的好处,一面大骂科研无意义。就拿他说的新能源的采集、存储、输送和利用,不是光电半导体科学发展的结果吗,难道一开始科学家就知道它能被大规模应用吗?
我来科普一下,
1893年,19岁的法国贝克勒尔做物理实验时,发现在导电液中的两种金属电极用光照射时电流会加强,从而发现了“光生伏打效应”。
1930年,郞格首次提出用“光伏效应”制造太阳能电池,使太阳能变成电能。
1932年奥杜博特和斯托拉制成第一块“硫化镉”太阳能电池。
1941年奥杜在硅上发现光伏效应。
1954年5月美国贝尔实验室恰宾、富勒和皮尔松开发出效率为6%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太阳能电池,同年威克首次发现了砷化镍有光伏效应,并在玻璃上沉积硫化镍薄膜,制成了太阳能电池,太阳实用光伏发电技术由此诞生并发展起来。
从发现到应用,整整61年,按按照项先生的说法,贝克勒尔的发现有什么用,浪费粮食吗这不是。考虑到项先生没有做过科研,我来再次科普一下,科研不是工程,科学是0到1,工程是1到100,工程原理来自于科学。
科学是我们今天能够享受现代生活的源头。你不能吃了饭还要砸锅。还把谬论到处传播毒害社会和中国的发展。
(加了两个图片,改正了一个年代错误,笔误,抱歉,但结论不变)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gaaao.com/gaaao/6120.html发布于 2025-10-13 10:24:35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