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以前买点东西卖点东西,全都指望供销社,品类少得可怜

访客 2025-10-08 13:54:45 14723 抢沙发
过去供销社是购物和销售的唯一渠道,商品种类十分有限,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购物方式多样,商品种类丰富,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供销社已不再是唯一的购物渠道,市场更加开放和多元化。

【本文来自《同样的土地面积,同样的人,包产到户后,我们的生活水准大幅提高》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高岭
  • 如果工业部门能够吸纳足够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而又有足够多的粮食供应,就不会有把农民都束缚在农村。当时的形势是,城市里的城镇户口新增的劳动力都无法完全容纳,因而才有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去。你能想到的,你以为当年的决策者们想不到?要你穿越过去指点迷津。

我的关注点不在城市,因为我不了解,但我了解我出生长大的村庄;

我以前在辩论中说过这个矛盾点:我们周边村子的人均耕地面积很少,但同时村里的耕地周围,存在很多未垦荒地,当然都有一些缺点,比如泥土成分不好,石子,或者地块在半山坡上,车辆牲口不好过去,或者地面倾斜,生产队日常经常安排人垦荒,但多少年了,都不见有什么效果;但包产到户后,那些荒地极快的速度都被开垦了,成分不好不要紧,见缝插针种点不容易死的蔬菜;交通不便不要紧,人过去用镐头、铁锨翻地;斜坡不影响,该种就种,没法直接流水灌溉,那就一颗一颗浇;在我的印象里,之所以没出现争抢,是大家都比较守规矩,以自己分得的田地界线内所冲着的区域自认归属。

再,包产到户前,农民饭食除了主食,基本没别的;而包产后,一步步快速提升,菜、肉、蛋(没奶,不习惯)等等开始出现、增加。

以前,买点东西,卖点东西,全都指望供销社,品类少得可怜;而后期越来越多,农民也不限制只种植主食作物了,也不限制只耕种务农了(别拿工业需要人来说事,很长时间,农民都没成为农民工,跟工业没啥直接挂钩),炸油条、打铁、卖菜等等等等,能干的越来越多。

这些差距,别拿你们那些理由糊弄,说不通。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gaaao.com/gaaao/5769.html发布于 2025-10-08 13:54:45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472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