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中国女装,需要一次「诺曼底登陆」

访客 2025-09-19 16:01:28 33153 抢沙发
中国女装行业正面临重大变革,急需一场如诺曼底登陆般的重大突破,当前女装市场需要创新的设计理念、先进的工艺技术和独特的市场策略来重塑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这场突破旨在打破传统束缚,引领女装行业迈向新的高度,以符合现代女性的审美需求和时尚潮流,期待这场变革能为中国女装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推动整个行业的繁荣发展。

文 / 六金 

来源 / 节点财经 

时至今日,国内服饰行业的高增长时代已然落幕。市场需求收缩,增长动力明显放缓。2025年1-6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仅增长3.1%,营业收入22,716亿元,同比下降3.0%;利润总额672亿元,同比下滑9.4%。

若要在2万亿规模的服装市场中评选“最内卷”的细分赛道,《节点财经》认为,女装无疑是“卷王”——一个让人既爱又恨的领域。一方面,它毛利率高、品牌溢价空间大;另一方面,生意却越来越难做。

A股上市的10家女装企业,几乎全部交出营收下滑的“成绩单”。其中,太平鸟、锦泓集团、地素时尚、戎美股份四家企业更是营收、净利双双下跌。

《节点财经》从多位从业者处了解到,当前女装行业正深陷“不可能三角”的困局之中:

一是价格带塌陷。快时尚品牌已将T恤压到39元,轻奢品牌被迫向下挤压,原本300-800元的“黄金价格区间”厮杀惨烈;

二是风格趋同陷阱。大家都在套用“爆款公式”,设计上你抄我、我抄你,导致女装产品严重同质化;

三是渠道悖论:有直播电商日销百万的直播间转化率很低,有货架电商店铺流量成本飙升,ROI不断走低……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女装品牌往往陷入两难:要规模就难免牺牲调性,要坚持差异化又可能面临增长停滞。

然而,即便行业整体承压,依然有品牌能够逆势而上,凭借反常规的打法和扎实的数据表现,掀翻旧格局、跑出新增长。

01 掀翻旧牌桌的,凭什么是她们?

国内女装大致分三类:一类是叫好不叫座的设计师品牌,设计强但商业弱;二类是大众品牌,快时尚和商场常见品牌都属于这类,规模大但辨识度低。

而像江南布衣、鄂尔多斯、之禾这类品牌,属于难得的“第三类”——有鲜明设计语言,不过度营销,却默默收获一批死忠粉。

如江南布衣2025财年(2024年7月1日-2025年6月30日),实现总收入55.48亿元,同比增长4.6%;净利润达8.98亿元,同比增长6.0%。还有鄂尔多斯的羊绒服装板块,今年上半年营收18.15亿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8%;净利润10.45亿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9%。之禾(未上市)的客单价从去年10月开始,已经连续8个月增长超过15%。

一边是行业掀起“关店潮”,大众品牌压力山大。美邦老板在直播间亲自跳舞救场,太平鸟关了那么多店仍止不住下滑。但另一边,江南布衣和鄂尔多斯的核心单品敢卖1500-3500元,直接对标Max Mara副线,客单价是行业平均的3-7倍。凭什么?

比如江南布衣,风格始终围绕“低调、舒适、优雅”,不做瞬间过时的“快时尚”,而做能穿多年的经典款。用户愿意为品质、设计和理念买单,而不是为促销短信冲动下单。这些品牌的成功路径与始祖鸟、迪桑特和lululemon在中国市场的增长颇为相似:坚持高端定位、强调专业技术与设计理念、构建强烈的品牌社区认同感。2025财年,江南布衣毛利率超过65%,净利润率达16.2%,展现了出色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韧性。

说白了,消费者不是不肯花钱,只是不肯“白花钱”。你可以贵,但不能让我觉得“买亏了”。很多失败品牌就输在这里——四位数价格,两位数质感,一搜全网都是平替。

真正能够重塑市场格局的品牌,会清晰告诉用户“贵在哪”:或许是江南布衣将麻、棉、丝等天然材质与时尚元素巧妙融合所带来的高级质感;或许是鄂尔多斯在羊绒全产业链带来的轻软触感;或许是之禾在格纹大衣制作上精湛的对格工艺。

更关键的是,中国消费者一直在期待——能否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高端女装品牌,不输国际大牌,又更懂东方身材与审美?大家都明白“有设计感的衣服”通常更耐看也更耐穿,但这类产品往往要么价格高不可攀,要么仅限高级定制。

而江南布衣们恰恰精准卡位在这一市场甜蜜点——比大众品牌更有风格,比奢侈品牌更可亲近。这种“质价比”定位,不仅赢得了市场认可,也为其穿越周期波动提供了坚实基础。

02 设计师驱动下的女装品牌“逆生长”

与那些热衷砸钱投广告的传统大众品牌不同,如今一批“低调但高黏性”的品牌,正悄悄把资源投入到构建粉丝社群和提升用户体验中。它们或许很少出现在开屏广告或短视频流里,却凭借产品力和体验感,默默赢得了一批忠实用户。

这种“轻广告、重社区”的策略,不仅帮助品牌省下了大量营销开支,更关键的是,一旦用户认可了品牌的理念与调性,他们就愿意持续复购——不为折扣,不追潮流,单纯出于“我喜欢”。这也显著提升了用户的终身价值。像江南布衣、鄂尔多斯这样的品牌,正是凭借这一点,牢牢抓住了那群“愿意为品质买单”的消费者。

《节点财经》观察发现,当前女装市场并非处于“消费降级”,而是明显的“消费分级”。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设计、工艺和材质付出溢价,这也使品牌得以跳出价格战陷阱,专注于产品与服务,最终实现“逆势增长”。

其一,让设计师站C位,用设计说话。

例如江南布衣三十多年来,就从没忘记自己是个“设计师品牌”。它给设计团队充分的创作自由和资源支持,还搭建渠道帮他们接触市场真实反馈。

而且,江南布衣的线下门店能承接这些设计师语言的表达,将美学理念转化为可触摸、可感知的空间体验。门店不仅是销售的终端,更是品牌与用户深度交互的场域,通过视觉陈列、空间布局与产品组合,完整呈现出设计师所想传达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态度。

2025财年财报显示,江南布衣超过80%的业绩来自线下门店,它在全球已经开出2117家实体店,其中超40%位于一、二线城市,贡献了一半以上的零售额。更难得的是,在零售业普遍叫苦的今天,它的单店业绩依然稳得住,折扣稳定,品牌溢价能力可见一斑。

其二,不搞特价搞特权,把会员变成“自己人”

很多高端品牌越来越意识到,与其耗费大量成本拉新,不如用心经营好已有的核心用户。江南布衣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其财报数据显示,会员销售额贡献了总收入的80%,其中年消费超过5000元的高价值会员就达33万人。这不仅意味着可观的购买力,更体现出极强的用户忠诚度和复购习惯。

江南布衣的会员策略非常明确:不以降价为导向,而以“特权”和“服务”为核心,真正把会员当成“自己人”来对待。

从积分兑换、专属先试后买,到生日好礼、专业衣物护理、线下艺术体验等,江南布衣围绕会员打造了一个全周期服务生态。它不只卖衣服,更为用户提供“穿什么、怎么搭、如何护理”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例如其颇受欢迎的“不止盒子”服务,用户通过小程序预约,即可获得设计师一对一的专业搭配建议,并定期收到契合个人风格的产品礼盒。截至2025财年末,该服务已累计覆盖超过56.7万人次。成效是显而易见的。2025财年,江南布衣活跃会员数增至56万以上,其中高价值会员消费额达到48.6亿元,占线下渠道总零售额的六成以上。

这个策略与国际奢侈品牌的VIC运营逻辑不谋而合。根据贝恩公司第21版《全球奢侈品市场研究》,全球前2%的客户为奢侈品行业贡献了约40%的销售额。维护顶级客户的关键,在于提供更深度的权益,例如新品预览、专属礼品、私人沙龙、高端售后以及独家活动邀请。

现在马上中秋了,你肯定会看到迪奥和宝格丽的月饼、爱马仕的铅笔、GUCCI的陶瓷盘子……这些会员运营的手段不仅增强了客户的归属感,也激发他们在社交平台主动分享,实现品牌传播的二次扩散。

所以在服装行业做到高端品牌,不是依靠声量压倒对手,而是通过用心经营,让用户感受到尊重与认同,让他们觉得“值得”——这或许才是品牌长久赢得人心的根本。

03 中国女装产业,需要“诺曼底登陆时刻”

一位女装行业的前从业者对《节点财经》表示,拼低价、内卷,只会走向平庸甚至灭亡,局限于高端化,又容易“曲高和寡”。“上下为难”的中国女装产业,需要用一次“诺曼底登陆”来扭转产业格局。

登陆要素1:打造“速度快的慢时尚”

高端女装并非款式少、设计慢、不实穿,相反,它们凭借强大的供应链和产品开发能力,实现快速上新。所谓“慢”,并非指效率,而是指对设计的尊重和品牌价值的沉淀。

以江南布衣为例,产品通常提前一年就开始规划主题、设计与订货,首年售罄率保持在65%-70%,约30%的货品会延续至第二年继续销售。这种“反快时尚”模式也体现在存货周转天数上,150-200天之间,虽然比快时尚品牌慢,但是对江南布衣来说是健康的,它反倒需要避免过度追求周转导致缺货、错失销售机会。

之禾也同样倡导“慢时尚”,坚持使用羊绒、真丝等天然面料,打造经典版型,强调“一件穿多年”的可持续消费理念。在创立初期,“慢时尚”尚属小众,之禾曾经历单月营业额仅5万元的阶段。直到职业经理人胡云霞加入,果断叫停所有折扣、推行“终年不打折”策略,才逐渐推动品牌走向正轨。她强调,利润应来自精益管理、控制折扣、精准库存和有限广告投放。

通过尊重设计、注重材质与版型,建立起与消费者之间基于价值和信任的连接,传递出“少而精”的现代消费态度。

登陆要素2:护城河是品牌矩阵

正如诺曼底登陆需要建立稳固的登陆场,女装品牌也需要构建自己坚实的消费场域。

当一个消费者选择JNBY,她很可能会为伴侣选购“速写”,为孩子挑选“jnby by JNBY”童装,为新家布置“JNBYHOME”家居品……江南布衣正是通过这样的品牌矩阵,实现用户在不同人生阶段和场景中的覆盖。财报显示,成熟品牌JNBY营收占比已降至54.3%,速写、LESS及童装等成长品牌贡献39.2%,新兴品牌如蓬马、JNBYHOME更实现107%的高速增长。

歌力思的利润回暖,也得益于旗下国际品牌self-portrait高达21%的增长。尽管self-portrait连衣裙价格普遍在两三千元,且适用场合有限,但它精准切中了消费者在重要场合需要“镇场战袍”的需求——正如它在刘亦菲私服中的高频出现,传递出精致与仪式感。收购不过几年,self-portrait已成为歌力思不折不扣的现金牛。

鄂尔多斯则通过主品牌及副牌(如鄂尔多斯1980、BLUE ERDOS)延伸用户覆盖。尽管“月薪过万也舍不得买鄂尔多斯”的话题曾引发热议,但其凭借羊绒材质的稀缺性和高端定位,始终占据细分市场的稀缺价值地位。

所以多品牌策略从不是分散精力,而是在编织一张复购与转介绍的深度网络——让品牌真正融入用户的生活动线。

登陆要素3:提供“超预期的价值感”

诺曼底登陆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打破了常规的作战范式,影响了整个二战的进程;而现在产业想要实现真正的登陆,也要提供“超预期的价值感”,影响消费者的“精神状态”。

人们想起爱马仕联想到奢华、香奈儿会联想到优雅,巴黎世家代表着叛逆、DIOR和路易威登则是华丽生活的切片,回顾这些知名品牌,既做好了商业业绩,也做好了品牌表达。

在中国市场,江南布衣、之禾、鄂尔多斯等女装品牌同样深谙此道。它们通过独特的设计语言,传递着"闲云野鹤"般的东方美学与"松弛有度"的老钱态度——这正是当代都市精英最为向往的生活境界。消费者在这些品牌中获得的,远不止一件服装的实用价值,更是一种精神共鸣与身份认同。

04 前路:共塑中国时尚叙事

时尚产业格局纷繁复杂,而在当前消费观念日益理性的背景下,中国女装行业所呼唤的“诺曼底登陆”,本质上是一场从低价混战走向价值创造的深刻转型。这意味着,品牌必须跳出性价比的思维惯性,转而在产品内涵、文化表达与情感共鸣上构建真正的竞争力。

在逆境中仍然增长的江南布衣们,正在向市场发出明确信号——中国需要属于自己的高端服装品牌,既能体现东方美学与现代技艺的融合,又能以当代语言与国际视角对话。唯有如此,中国服装品牌才能真正走向成熟——不仅是商业上的成功,更是文化上的输出,最终在全球时尚格局中写下属于自己的叙事篇章。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gaaao.com/gaaao/4491.html发布于 2025-09-19 16:01:28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315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