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乡现在摆酒是摆疯了,以前下文件不准滥办酒,后来就无人管
近年来,家乡摆酒风气盛行,滥办酒席现象严重,尽管政府曾下文件禁止滥办酒席,但现在似乎无人管理,这种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遏制,倡导文明节俭的婚丧嫁娶新风,树立良好社会风气。
【本文来自《贵阳一县公开制止30余人祝寿酒席:违规操办、现场劝离》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转来转去找尾巴
以前央视新闻播过的,贵州农村很多地方滥办酒席成风,有事要办,没事也要办,目的就是要通过办酒席收取礼金。当时新闻报道里贵州铜仁的一个居民,有的时候一天就有好几场酒席,过年期间一共送出了7200多元的礼金。当地办酒有什么“大门酒”、“房子酒”、“立碑酒”、“生酒”、“无事酒”等等名目,搞得收入本就不高的老百姓苦不堪言。吃酒席的礼金成为了很多家庭的主要开支。一般情况下一次酒席送出五十、一百块钱,一个月居然能送出一千元左右,有的甚至会送出上万元。就算是贫困家庭,一般也要花费几百元在礼金上。而送了礼金的家庭总会想着自己也办酒再把礼金收回来。受访的一个酒店老板说,如果一户人家三年不办酒,那这家人就要出去讨饭了。因为吃酒的礼金足以把这个家庭拖垮。很多家庭本不想办酒,但是由于送出的礼金实在太多,他们只能通过办酒的方式把钱收回来。办酒席这个民间司空见惯的庆祝手段就这样成为了实实在在的陋习和恶性循环。
这个报道里的修文县常住人口不到三十万人,农村和城镇人口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异悬殊。从这个角度看,贵州整治乡镇滥办酒席,为老百姓减少人情消费,人情负担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家乡现在摆酒是摆疯了,以前下文件不准滥办酒,开头一两年执行的还挺不错,后来就无人管。
丧事,结婚,生子,周岁,升学,36、60、70、80岁,买房,建房等等,都是摆酒的理由,而且重复性高。 结婚,现在离婚率高,再婚多,人生中能摆几次婚宴,想必也有趣。提倡二三胎,孩子扎堆生,酒摆的也是稀里哗啦。夫妻、父母更是一个个比赛着摆生日宴。
发了请帖,都是亲朋好友的,不好拒绝,不然以后都没法往来。
以前没这么疯,禁止滥办文件出台那会儿,只准摆婚丧,很多人怕随出去的礼金收不回,于是扎堆办酒捞本。村里不准搞,跑隔壁镇,跑县城里操办。结果礼越随越多,反而加剧了乱象。
至于捞不捞到钱,不得而知,但拉动了当地消费是肯定的🐶。
才到五月,已经随了十几处。再过半月又是一波升学潮,考上阿猫阿狗大学都拿出来摆酒,这叫什么事啊。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gaaao.com/gaaao/435.html发布于 2025-08-19 14:30:04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