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川航略有感
乘坐川航,印象深刻,服务细致入微,让人感觉宾至如归,航班准时起飞,平稳飞行,给人安全感,机上餐饮丰富多样,味道可口,乘坐过程中,感受到川航对乘客的贴心关怀,此次旅程让人愉悦,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我一直对旅客餐的“面条”怀有些“恶意”,这种恶意来源于当年飞航班的时候,这份“面条”给我带来的麻烦。
那会最常见的是炒面,而且是油乎乎的炒面,巨油。面条质感类似于“意面”,二次加热后保证能“不烂”,至于口感和味道,哪怕加了虾仁,也是一塌糊涂。
假设飞机上有100个旅客,公司会配100份餐,其中一半是米饭,一半是面条。常坐飞机的旅客知道米饭虽然不见得好吃,但面条更大概率不好吃,所以他们会争先恐后的要米饭。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两个餐车,一前一后,每个餐车上各摆着25份米饭25份面条。当25份米饭都送光了之后怎么办?
我前面的餐车不能简单跟旅客回答没有了,因为后面餐车上“可能”还有,被旅客发现我“骗”了他,他会生气。于是我就要跑到后面餐车上去借。
后面那辆餐车愿意给我吗?她们当然不愿意,但她们也不能拒绝,只能希望我少拿几份,给她们留点颜面,不然谁知道后面有没有坐着“一定要吃米饭”的旅客。
有时候前后米饭终于都被抢光了,我们就要面对下一个麻烦,也不用跟中间旅客介绍了,直接一份份的面条往外递,旅客以为没得选,接过来一看却是面条,就会有人开始生气,然后就是指责啊、投诉啊,再也不坐啊等等。
有时候我们实在经受不住他的威胁,便只能从头等舱那里借一份,乘务长端着过来餐盘水果鞠躬道歉,祈求他能原谅我们这个航班没能吃上他心爱的米饭。
那会旅客没有如今的网感,要是放在今天,周围旅客一定炸了锅“家人们谁懂啊!凭什么他能有我们就没有!避雷避雷!”
所以那会我飞乘务员,最烦的就是旅客餐里有面条。
直到后来我飞太原,吃到了太原机场配的旅客餐面条,才发现原来这面条是可以做的很好吃的—是真的好吃,我不仅自己能吃三份,有时候驾驶舱也会派前舱到后面取:听说你们后舱面条挺好吃的?
所以那会飞太原,我们经济舱乘务员就不约而同的给旅客推荐米饭,如果遇到不吃饭的旅客更是欢喜,想多留下几份面条给自己。
说实话那么多年过去,太原机场配的面条我还记得它的样子:面条白、宽、润,像是手工赶出来的一样,上面铺着一层厚厚的炸酱。
但这都是过去的故事,如今我也不知道太原机场出发的航班,面条做的口味已经如何。
这几天坐川航,送餐的时候突然听到了面条俩字,我精神一振,想着已经好些年没在飞机上吃过面了,不如试试川航的怎么样。
这个餐盒,我很不喜欢,非常痛恨这种两侧带护翼的餐盒:
因为旅客吃完后根本不会好好帮我们收拾,递给我们的时候永远是乱七八糟的,容易洒周围旅客一身,也容易让我们手忙脚乱一片狼藉。而且这也太小了:
热食塞进去后就满满登登,质地又特别软,几乎端不起来——难道航司想不到个子高的旅客在狭小的空间里是很难把餐盒放在小桌板上低头进食的?
打开这份面条:
看着还不错,起码比我当年见过的炒面强很多。吃了一口上面的肉,味道很好,但那根青菜二次加热后已经蔫儿了吧唧,连装饰作用也起不到,略有多余,不如换成胡萝卜片,耐烤。
把面和肉酱搅和在一起,浅吃一口,说真的口感也可以,但图上也能看出来,这么细的面,这么薄的酱,烤箱烤后表皮一定会有一层是被烤干的,吃起来会有影响。但总体来说尚可。
餐毕,把餐盒整理成干干净净的形状——这种带护翼的餐盒,旅客得稍微整理一下的,但大多数人又不整理,理论应当的丢过来一堆垃圾,就很烦:
然后乘务员马不停蹄端着篮子来送“红糖馒头”,以前坐川航的时候我也见过乘务员送这些吃食,但我一次都没要过,这次可能是真的饿了,就要了一个:
出人意料的好吃,甜淡适中不腻,口感温润不干巴,真的极好。
但为什么不能在送餐时摆在热食上面,乘务员送餐时顺带就送了呢。少让乘务员出现在客舱,也能少一些颠簸受伤的风险。
乘务员继续送第二遍饮料,问及我旁边旅客时,邻座回答:茶。
乘务员抄起一个杯子,迅速扭头问到:红茶绿茶茉莉花茶,请问要哪种?
我一听就头大,至于嘛连经济舱的茶水都需要分三种?
我觉得完全不至于。首先这茶就不可能多好喝,其次讲究茶的人也不会期待在经济舱里用那纸杯喝到什么好茶,都是些大茶包,何苦给自己加戏呢?
三种茶无外乎是想给外界传达出一种“我很在乎旅客感受”的这种感觉,但从实际工作场景出发,在有限的服务时间里,乘务员只是问一嘴就很拖沓,餐车上摆上三壶热饮——这还没算咖啡——其他东西摆不下,乘务员就得不停的弯腰从餐车里拿,何其辛苦。
这个餐车加水的同时,后面还跟着一个乘务员推着餐车收餐。
按照川航的收餐程序,是要把这个垃圾袋挂在餐车上,餐盒一个个摆进去后,再整体放进餐车里。
但这样其实并不方便,就如同今天航班我看到的,袋子挂不住,已经从餐车上脱落,垃圾袋已经装了大半,再挂上也不好操作。
她就只能左手推着餐车,右手提着一个大垃圾袋,接到餐盒,整整齐齐码在塑料袋里,然后单手推车,单手提着大垃圾袋往后走。
踉踉跄跄,一步一挪,我实在没忍住问了她一句:这样收也太累了吧?
她笑了笑说:没事,最后我还是要把它放进餐车里。
意思是,她如果随意丢进袋子里,那最后就没办法把袋子塞进餐车,而我们飞机上又没有地方放这一大袋垃圾,所以就只能这样。
看着她辛苦的往后挪,我真的觉得太累了。
其实餐盒按照餐车的尺寸设计的合理一点,五个一摞往里塞,很轻松就能收完,一个餐车能收80份,整整齐齐,一点都不会乱,何至如此之辛苦。
再或者跟航食公司和清洁队谈清楚工作流程,餐车该换换,该掏掏,都不至于让乘务员收餐时这么累。
收完餐,乘务员又端着托盘出来送酸梅汤,虽然要的人少之又少,但乘务员还是挨个询问。
整段飞完,不论男乘女乘态度、笑容都很好,没有过分热情,也没有丝毫冷漠,我区域的那个乘务员,有时候我能看到真的已经很忙了还没有忘记脸上保持着笑容,很出色。
而且安全员的执勤表现也值得夸奖,既然公司要求肩膀上挂上两道杠,还要系领带,那不可避免的会被旅客认出是工作人员,那旅客难免就会对安全员提出一些服务上的要求。
他巡舱时,我看到有旅客拿起水杯让安全员加水,他不仅接了过去,还贴心的问是要矿泉水温水还是热水,我觉得很不错。
有些公司安全员是不会沾手任何关于旅客服务上的要求的,甚至巡舱时看到行李架大开着都不会管,但这个小伙子就让我想起当年我飞安全员时候的样子:接个杯子嘛,没什么大不了的。
总之,这一段是个愉快的行程。很久没来成都了,没想到比想象中还要凉快,甚至候机楼外面站久了还有点冷。
来源:微信公众号“停机坪”(id:tingjiping789),作者:停机坪大表哥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gaaao.com/gaaao/4285.html发布于 2025-09-17 16:33:47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