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我不知道美国19岁文盲进康涅狄格大学的事情,但中国的教育有违公立教育初衷

访客 2025-09-07 16:50:28 6355 抢沙发
关于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接受文盲入学的情况并不了解,但在中国,教育存在违背公立教育初衷的现象,公立教育的初衷是为了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然而现实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等,这些问题导致一些人在接受教育时面临困境,甚至无法达到应有的教育水平,需要加强对教育的监管和改进,确保教育公平和质量,真正实现公立教育的初衷。

【本文由“印加节度使”推荐,来自《可以通过奖学金制度减少割韭菜吗》评论区,标题为印加节度使添加】

  • 唇齿间的岁月山河
  • 上海纽约、昆山杜克、宁波诺丁这些是以外方为主的中外合作,分不算高,但也不太低,211水平或稍低,拿到外方本校同样的毕业证,真不能算野鸡,而且这种并不是中外合作办学的主流。

    主流是以中方为主的中外合作,几乎所有985、211、普通公办本科都有招这种的,降分录取,但降的不太多,学费一年几万到大几万,一定程度相当于早年的自费生,名额不少的。

    中国考生卷是在卷公办学校,民办花钱就能进的今年大把招不满的。

    定向是为地方留的人才的,师范、临床、军警这些普遍需要的都有,降分也就是降个十分八分的,差不了太多,相当于包分配,近年相当抢手。

    中国产业布局地域性很强的,很多专业,比如集成电路、软件、航空航天、机器人,甚至计算机软件,很多省份没有或者很少相关产业,没必要把相关专业人材留下。

    您稍微仔细了解下中国的高考制度,就知道为什么大家都认为是目前最公平的了,而且这个制度一直在改革,今年几个省的高考就叫新高考。

    您以前讲过建议把平时考核成绩加进去,最近美国19岁文盲进康涅狄格大学的事就是活生生的反例,行不通的。

我没觉得这些中外合办与骗钱有什么两样。

肯定不是什么专业都适合留在本乡的,也肯定有适合留在本乡的专业。

包分配的专业现在抢手,能“保质”多长很难说,机构精简是大趋势。

目前教育最大的问题:不是抹平“阶级”差异,把尽可能多的人拉到同一起跑线,起到社会均衡器的作用,而是用筛选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起到的是社会分层器的作用。这是有违公立教育的初衷的。这个问题我会另外展开,到时候敬请点评。

你说的美国19岁文盲紧康涅狄格大学的事情我不知道。这是特例还是惯例?特例是说明不了普遍现象的,如果你认为这是惯例,请用更多的例子说明。而且就这一特例而言,ta如果是文盲,平时成绩是哪来的?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gaaao.com/gaaao/3375.html发布于 2025-09-07 16:50:28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355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