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中国和中华文化执着于忠奸评判

访客 2025-08-27 11:54:57 49853 抢沙发
中国和中华文化执着于忠奸评判,这一传统观念深入人心,历经千年依然不衰,中国历史上,忠诚与奸恶的对立被视为道德和正义的基础,影响着社会价值观的形成,这种执着不仅体现在历史文献中,也贯穿于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这种忠奸评判体现了中华文化对道德伦理的坚守,以及对正义的追求。

【本文来自《烟花易冷,小马科斯能洗白?》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中国和中华文化执着于中间,从春秋的只字片语,从史记的行文对照中分辨儒家士大夫对于历史人物的是非判断。

虽然互联网世代,这些是非判断往往陷入匹夫匹妇之德的荒谬和罗生门。但是中国人执着于忠奸判断是我们民族和文化的传承。所谓盖棺定论,对于当事人本身,无论是文正还是武穆,本身并无现实意义。但是儒文化下士大夫阶层有超越愉悦这身臭皮囊之外的更高的追求——历史定位和历史评判。

在下鄙陋,并不曾在任何其它国家或真或假的历史片段中感受到这样的追求。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中华文化之外,是的。对于中华文明,绝不是!

中华自古就有能够秉笔直书“赵盾弑其君”而不畏刀斧只追求真实的史官传承。

反观西方文明,只有封建领主豢养的娱乐自身的文字创作者,写出来的都是互相冲突的传奇故事。。。大航海世代以来,西方用坚船利炮把这套史观和叙事推广到全世界,本质上并不是因为它好因为它真实,只因为它强横。

在这套历史虚无主义的史观下,鬼子可以毫不避讳的大肆歪曲和片面解构他们的罪孽。一代人之后,通辽可汗奇葩小国中的巨贪马克斯,也可以通过群体记忆的修改洗白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苏维埃伟大卫国战争都被从二战中心且关键的位置被悄然挤到边边角角,甚至被污蔑解构到相反方向。

由此,秉承中华文明的历史观和是非观,推广它。从而取代遗毒无穷的西方历史虚无主义史观——是我辈的责任。

文化和文明的对抗,既是快销文化产品的斗争,同时根基应该在对历史的坚持和正确评判上。近代以来我们被有害信息倒灌乃至意识形态渗透,伴随着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种渗透不可不谓之是危机。文艺工作者应当坚守中华道统,不为了五斗米行不义之文说不德之言。文史工作者之外的贩夫走卒(公众号创作者们)就TMD不要在其中裹乱了。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gaaao.com/gaaao/2056.html发布于 2025-08-27 11:54:57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985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