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银行收紧房贷投放 部分城市停贷潮蔓延
多地银行收紧房贷投放,部分城市出现停贷潮蔓延的现象,银行对房贷的审批更加严格,贷款额度有所减少,审批流程也更为繁琐,这一趋势可能会对购房者的贷款申请产生影响,导致购房成本上升或购房计划受阻,摘要字数控制在100-200字左右。
2025 年以来,国内房贷市场呈现显著收紧态势。广州、武汉、苏州、杭州等多个重点城市的商业银行陆续采取暂停二手房房贷、延长新房放款周期等措施,部分中小银行甚至全面暂停个人住房贷款接单,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三季度末,全国个人住房贷款审批通过率同比下降 15%,重点城市新房平均放款周期从 3 个月延长至 6 个月,二手房房贷停贷银行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 40%。
核心事实:三起典型案例折射市场变化
案例一:小额逾期致房贷遭拒 征信审核趋严
某国有银行个贷业务数据显示,2025 年因征信问题被拒贷的房贷申请占比达 23%,较去年提升 8 个百分点。典型案例中,一名购房者因 5 元网贷逾期 3 天,虽已结清欠款,但仍被银行拒贷。业内人士透露,当前银行对征信记录的审核已覆盖信用卡逾期、网贷使用频率、司法执行记录等多维度,即便小额短期逾期也可能成为拒贷依据。
案例二:招行逼近监管红线 紧急停贷合规
招商银行 2024 年年报披露,其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达 27.2%,距离央行规定的中型银行 27.5% 个人房贷占比上限仅差 0.3 个百分点。为规避违规风险,招行自 2025 年二季度起,在杭州、武汉等 12 个城市暂停二手房房贷业务,成为首家因触碰监管红线而大规模停贷的股份制银行。
案例三:抵押物减值引发亏损 城商行收紧风控
杭州某城商行 2023 年发放的一笔 100 万元房贷,因借款人断供进入司法拍卖程序,抵押物最终以 72 万元成交,银行直接亏损 28 万元。该案例并非个例,数据显示,2024 年重点城市房产估值平均下调 8.3%,截至 2025 年三季度,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攀升至 0.45%,较去年同期上升 0.12 个百分点,部分中小银行不良率已突破 1% 警戒线。
深度解析:三大核心因素导致房贷收缩
1. 政策约束: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显效
2021 年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出台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办法》是本次房贷收紧的核心政策背景。该政策将商业银行分为五档,明确规定房地产贷款及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详见下表)。截至 2025 年三季度,全国有 18 家中型银行、32 家小型银行的房贷占比接近或触碰监管红线,停贷成为其合规经营的必然选择。
2. 利润承压:房贷利差收窄 收益性价比下降
市场利率下行背景下,房贷业务盈利能力持续减弱。2025 年 5 年期 LPR 降至 3.95%,而商业银行平均资金成本(含存款利息、运营成本)在 2.8%-3.2% 区间,房贷业务实际利差不足 1%。对比来看,三年期国债收益率达 2.95%,且无信用风险,导致银行信贷资源向低风险、高收益领域倾斜。某股份制银行高管表示,当前 100 万元房贷一年利润仅约 5000 元,远低于其他信贷业务。
3. 风险升级:房价波动加剧 抵押物风险暴露
2024 年以来,重点城市房价持续调整,部分区域跌幅超 10%,导致房贷抵押物价值缩水。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5 年三季度,全国房贷抵押物评估价值较贷款发放时平均下降 7.6%,“抵押物覆盖不足” 风险显著上升。此外,居民杠杆率高企、就业市场波动等因素也加剧了银行对房贷违约风险的担忧。
市场启示:刚需购房者需做好三方面准备
针对当前房贷市场形势,业内专家建议刚需购房者采取以下应对措施:一是提前 3-6 个月核查个人征信,结清小额网贷、避免信用卡逾期;二是选择房贷额度充足的大型国有银行,其放款稳定性较中小银行更高;三是签订购房合同时,明确约定房贷放款周期及停贷违约责任,降低交易风险。
业内预测,2025 年四季度房贷市场 “额度紧、审核严、周期长” 的态势仍将持续,监管部门或根据市场变化优化政策执行力度,但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的长期导向不会改变。商业银行将进一步优化房贷客户结构,向首套房、刚需群体倾斜,同时加强抵押物估值管理和风险防控。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gaaao本文地址:https://www.gaaao.com/gaaao/11808.html发布于 2025-11-24 09:37:18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