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点震荡下的定投启示:追短期排名者亏 28%,长期绩优基成避风港
在近期市场震荡的背景下,定投策略显得尤为重要,短期追逐排名的投资者可能会面临亏损,而长期绩优基金则成为避风港,投资者应坚持长期投资理念,避免短期投机行为,通过定投策略稳健布局,选择长期绩优基金以获取稳定回报,市场震荡提供了检验投资策略的时机,投资者需保持冷静,理性应对市场波动。
沪指围绕 4000 点反复拉锯,板块轮动加速背景下,基金定投再度成为投资者 “抗震荡” 的热门选择。然而,市场中 “追排名买房” 的非理性行为仍屡见不鲜 —— 去年追捧新能源 TOP10 基金的投资者至今解套无望,今年跟风 AI 高排名基金者已面临 20% 浮亏。业内专家提醒,基金收益排名实为 “后视镜” 而非 “导航仪”,结合监管新规与长期业绩筛选标的,才是定投盈利的关键。
短期排名陷阱凸显:追榜者平均亏损超 20%
“近 1 年收益 40%”“同类排名前三”—— 基金 APP 上的红色数字持续诱惑着新手投资者。但真实案例显示,盲目追榜往往难逃亏损结局。2021 年,新手小李定投某近 1 年收益 TOP3 的新能源基金,仅 18 个月后便因基金暴跌 35% 而割肉离场,最终亏损 28%。
这并非个例。银行螺丝钉在《定投十年财务自由》中统计,近 10 年 “近 1 年收益 TOP20” 的基金,次年平均收益仅 3%,远低于宽基指数 8% 的表现。新华网称之为 “卫冕冠军魔咒”:短期排名领先的基金多因押中单一热门赛道(如新能源、AI),波动极大,行业轮动后极易回调。2025 年 QDII 基金排名前三的易方达全球成长精选,虽近 1 年收益达 52.7%,但依赖海外科技股集中上涨,未来回调风险不容忽视。
监管与市场双轮驱动:长期投资成行业共识
针对短期排名乱象,监管层已出台新规引导市场回归理性。2025 年 10 月,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 (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弱化短期业绩考核,强化 3 年以上长期业绩评价,基金排名需结合业绩比较基准进行合理分类,防止 “风格漂移”。
市场数据同样印证长期投资的有效性。国泰海通证券统计显示,截至 2025 年三季度末,主动股票型基金近十年收益率达 160.79%,其中中欧基金旗下 7 只 “双十基金”(成立满 10 年且年化回报超 10%)表现突出。以周蔚文管理的中欧新蓝筹混合 A 为例,任职 14 年累计收益率超 535%,近 10 年同类排名第七,最大回撤控制在合理区间,成为定投优选标的。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定投期限超 2 年后,股基与混基指数收益显著高于债基,长期绩优权益类基金更适合定投策略。汇安成长优选混合 A 成立以来收益率达 131.54%,超越基准近 100 个百分点,为定投投资者创造了丰厚回报。
小白定投实操指南:三步避开排名陷阱
在 4000 点震荡行情中,如何科学利用排名筛选定投标的?业内人士给出三大实操建议:
第一步:锁定长期排名维度。优先查看近 3 年、5 年同类基金排名前 30% 的产品,放弃 1 年以内短期排名,规避赛道集中风险。如富国天惠精选成长混合,近 10 年排名稳居前 20%,年化收益 15.9%,基金经理朱少醒任职 19 年风格稳定,契合定投 “用时间换空间” 的核心逻辑。
第二步:核查三大风险指标。基金经理任职年限需≥5 年(如张坤、周蔚文等);基金规模控制在 10-100 亿之间,兼顾流动性与调仓灵活性;股票型基金最大回撤≤30%,混合型基金≤20%,通过夏普比率(越高越好)评估风险收益比。
第三步:匹配自身风险承受力。能承受 20% 以上亏损者,可选近 3 年排名前 30% 的股票型基金或中证 500 指数基金;承受 10-20% 亏损者,可配置沪深 300 指数基金及混合型基金;保守型投资者则应选择最大回撤仅 3% 左右的固收 + 基金,如近 10 年固收类排名第一的西部利得基金,收益率 91.87% 且风险可控。
投资者心态日趋理性:存款搬家青睐均衡配置
随着市场教育深化,投资者收益预期更趋理性。《2025 年基民理财趋势报告》显示,超七成投资者将存款转入基金市场,但目标收益率集中在 3%-7%,超七成 “00 后” 投资者将收益预期定在 7% 以下。同时,92.4% 的受访者具备资产配置意识,倾向于分散投资股票类、债券类、商品类资产,降低单一标的波动影响。
“定投赚钱的关键,是选对风险匹配的基金 + 科学止盈 + 耐心等待复利。” 银行螺丝钉强调,当前沪指 4000 点附近的震荡期,正是定投布局的窗口期。投资者无需纠结短期点位,应聚焦长期绩优标的,通过分批买入摊薄成本,在市场上涨周期中收获时间的红利。
业内提醒,若投资者不确定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可通过基金公司投顾服务或第三方平台风险测评工具,筛选适配的定投组合,避免因盲目追榜陷入 “亏损 - 止损” 的恶性循环。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gaaao本文地址:https://www.gaaao.com/gaaao/11531.html发布于 2025-11-22 08:36:07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